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国内油品消费加速达峰
文 | 本报记者 渠沛然
(资料图片)
乘联会日前发布的数据统计显示,1-5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234.1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36.82%。乘联会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350万辆,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汽油消费产生冲击。隆众资讯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国内汽油消量费约1480万吨,环比上涨8.71%,但这个数据仍低于2022年和2021年的同期水平。业内认为,在疫情影响几乎全面消退的情况下,汽油消费没有十分亮眼的表现,其达峰正在加速。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
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同比增长67.13%,呈高速增长态势。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看,2018-2022年渗透率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7.37%,新能源汽车的快速速发展对汽油消费替代进一步增强。“截至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增至27.6%。”隆众资讯油品分析师方芳说。
“以去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计算,如果按普通家庭一年出行2万公里,每百公里油耗按8升计算,2022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可替代汽油消费1519万吨左右,而2022年国内汽油消费量约15418万吨,汽油替代率已达9.85%。”方芳算了一笔账,“预计到2023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000万辆,汽油替代率还将继续上升。”
“过去四年,汽油消费替代率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1.4%。2023年,在新能源汽车车企及国家各级相关部委积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产销两旺的快速发展模式。”方芳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率和渗透率不断上涨,汽油消费量还将下滑。”
汽油消费持续下滑
中国石油流通协会此前发布的《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蓝皮书(2022-2023)》显示,国内汽油需求整体下降,煤油需求大幅减少,唯有柴油需求有所上涨。
纵观近五年的消费情况, 2021年汽油表观消费量为近年峰值达到14024.72万吨,相较2020年的低位,近几年最高涨幅为20.62%。其中,受汽油产量连跌、出口政策不断放宽,以及国内疫情因素影响,汽油消费量自2018年开始呈现下滑走势,并于2020年触底。随着国内产能扩张及出口端明显收紧导致2021年消费量增幅明显外,2022年汽油消费量再度转为下滑走势。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中国汽油消费自2018年达到12644万吨以来呈现高位波动,其中2019年是12517万吨,2020年跌至11620万吨,意味着中国汽油表观消费量在2018年达到12644万吨顶峰后,此后几年持续下跌。
多位业内人士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在政策加持下,预计2045年新能源汽车将实现对传统燃油车销售的完全替代。中国汽油需求量预计2024年达峰,之后加速萎缩,2045年或降至目前水平的一半以下。
油品达峰窗口开启
崔东树认为,根据燃油车保有量发展趋势和新能源增长态势看,国内汽油消费已经达到峰值,也就是乘用车碳达峰已经实现。“目前中国乘用车碳达峰或已提前完成,重卡代表的柴油车也将随着房地产回落实现碳达峰,因此国内汽车交通领域碳达峰胜利在望。”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此前发布的《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也提出类似观点,即“十四五”期间我国成品油需求有望达峰或临近达峰。
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指出,从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分析看,考虑到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排放,或者电网中的电大部分仍是火电,电动车对减碳排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有限。
多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并不是将所有车量换成电动车或者氢能车就会实现交通领域的碳中和。减少对汽油、柴油的依赖,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未来炼厂和产业终端如何应对市场变化,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副院长徐英俊撰文指出,炼厂适时根据汽柴油消费结构的变化灵活调整生产柴汽比,尤其关注2030年以后消费柴油比预期有所回升的趋势。在炼厂新建产能和技术改造工程中,应为灵活调整保留更大空间。成品油销售企业应尽早谋划加油站转型为综合能源服务站,加快选择条件良好的站点开展实质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