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加持、技术标准有望统一 新能源汽车“换电”发展提速 环球要闻
本报记者 李春莲 见习记者 丁 蓉
【资料图】
在新能源汽车补能领域,换电模式一直备受争议。但经过多年发展,换电产业逐步趋向成熟。近日,宁德时代传来加码布局换电赛道的消息,公司推出自研重卡底盘换电解决方案骐骥换电,换一次电仅需几分钟,比加满一箱油还快。此外,蔚来将今年全年建设400座换电站的目标上调为1000座。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换电产业处于发展早期,仍存在电池标准化程度低等痛点,但在市场强劲需求支撑下,这一市场呈现出‘千帆竞发’之势。而随着行业标准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有望迎来发展窗口期。”
各方观点不一
“我下班必经之路正好有一个换电站,因此买车1年多一直采用换电模式,节省了一大笔开支。换电的优点非常明显,比如只需要三五分钟,非常省时,而目前市场上的快充一般也要40分钟。当然,换电也有缺点,比如在换电站较少的城市会感到非常不便。”深圳一名长期采用换电模式的新能源车主李先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目前各车企对于换电模式的观点不一。“我认为换电的体验比充电好太多。”押注换电的蔚来创始人李斌曾表示。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认为:“换电模式具备非常明显的优势,但目前我国换电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规划布局整体落后,换电车型研发投入较少,换电站建设成本高,电池标准规格不一,资源共享缺乏基础等问题尚待解决。”
“除了换电站的投入过大以外,对于电池来说,长期换电后,电池的接口等就会出现零部件的磨损,可能造成安全问题。”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公开表示。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换电模式多用于公交、物流等车辆,这些车辆通常有固定的路线,且出行周期稳定,更容易实施换电。对于私家车而言,换电模式仍然有效,但面临更多挑战。一个挑战是需要提供足够数量和分布广泛的换电站点,以便私家车在需要时能够方便地进行电池更换;另一个挑战是需要对不同类型和品牌的私家车电池进行标准化管理。”
换电标准有望统一
令业内振奋的是,换电电池的标准有望得到统一。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要研究编制换电技术标准体系,推动换电电池尺寸、换电接口、通讯协议等标准统一。这对于换电产业乃至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宏观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在减少补能时间的同时,有利于对电池进行专业保养,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降低综合成本、减少安全风险、提升环保效能。”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部件,约占整车成本的40%,也是各家车企进行技术研发、创新升级的重点。政府、车企和电池企业等主体需要形成合力,推动标准统一和产业发展。标准化之后,电池包的成本有望降低。”
对于推出骐骥换电,宁德时代方面介绍,结合车电分离的商业模式,按照单车年行驶20万公里计算,总使用成本每年可节约3万元至6万元。另一方面,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换电网络的蔚来汽车,截至今年5月末已经在全国布局换电站1400余座。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换电产业参与各方还需要加强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共同推进技术升级和产品优化。相信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换电模式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容,未来市场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