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焦点:3.5%增额终身寿险或谢幕 投资者寻觅稳健资产需理性
“目前在售的预定利率3.5%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还有两只,剩余额度也不多了,其他的已经卖完或下架了,建议投资者有配置需求的话要抓紧。”某国有大行理财经理张爽表示。
日前,中国证券报记者实地走访多家银行及保险公司了解到,预定利率3.5%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或将于6月30日全面停售,此后将被复利3%的同类型产品取代。
(资料图片)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有一定的资产保值增值功能,但该产品相对比较复杂,投资者需保持理性,务必全面、清楚地了解产品,不要在产品的“停售”营销下盲目入手。同时,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投资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综合配置资产。
降低利差损风险
“复利3.5%,最后一波红利产品,千万别错过!”“卖完不再有,不要错过末班车。”日前,在各社交平台上频频出现诸如此类的宣传语。
自2022年底以来,预定利率3.5%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停售潮”,就被部分代销、直销机构炒得沸沸扬扬。
“这几天有好几只预定利率3.5%的终身寿险产品已经没有额度了,目前我们代销的产品还剩三只,现在这类产品是说停就停,过几天就买不到这么高的利率了。”北京地区某股分行理财经理王志萍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另一家股份行保险销售人员周茂茂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这是最后一周卖预定利率3.5%的终身寿险产品,利率3%的产品已经走完审批流程了,估计最快下月初就上架了。”
谈及对此类终身寿险产品利率调整的原因,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称,主要是出于控制负债成本与投资风险的考虑,降低利差损风险。
“由于近年来市场利率趋势性下行且权益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持续低迷。若投资端的收益无法覆盖负债端的成本,就会产生利差损风险,进而可能引发保险公司经营风险。”某保险资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张爽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存款产品整体处于降息通道,多数产品利率已降至3%以下,保险产品也不能高出太多,利率要与其他类型产品持平。”
不同于存款产品
增额终身寿险是寿险的一种,但其“增额”的特点,让其具有财产管理的功能。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通常采取期交模式,交费期限有3年、5年、10年、20年不等。从第2个保单年度起,保险金额按基本保险金额的3.5%每年“复利”增加。因此,不少投资者人选择投保增额终身寿险来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
同时,在当下存款产品屡屡降息的背景下,该类产品常被销售人员以储蓄产品的代替品来营销。“3.5%的复利是写入合同的,不管未来市场利率如何变化,这个利率都不会变,适合长期投资,应对目前利率下行趋势。”王志萍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不过,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与存款类产品仍有较大差别。若投保人在保费交满前退保,那么保单的现金价值将受到较大折损。例如,投保人第一年交纳保费20万元,若在该年度选择退保,则仅能退回7万余元。但若长期持有,在“复利”的加持下,该产品的收益相对不错。
此外,也有产品经理透露,部分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提前支取会受到限制。“有的产品在未达到约定年限时,每年只能支取出总保费20%的现金,建议尽量用长期不使用的资金进行配置,或拆开为多个保单,可以增加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周茂茂说。
调整心态和预期
6月以来,随着多家银行轮番降低存款利率,部分稳健型投资者为寻觅较高利率低风险产品下足了功夫。不少储户甚至当起了“存款特种兵”,不惜跨越上百公里,异地购买高利率存款。
预定利率3.5%的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自然也成为不少投资者眼里的香饽饽。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寿险产品相对比较复杂,合同约定条件较多,投资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要保持理性,务必全面、清楚地了解产品,不要在产品的“停售”营销下盲目入手。
此外,投资者不必在“降息”趋势下过度焦虑,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当前投资者需要调整心态和预期,平衡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要根据自身风险偏好、投资能力、投资经验、可投资资产等多方面因素,设定投资目标,进行综合性资产配置。
对于银行而言,业内人士表示,保险公司及银行等销售渠道的工作人员,在营销产品时应回归“保险姓保”的本质属性,不应夸大此类产品的增值保值功能,以免误导消费者。
(责任编辑:张紫祎)